西部地區教育滿意度第一 S包養心得聚焦教育扶貧“寧夏模式”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68ced783bca8.71292905.

“這個幼兒園看著一點都不像是貧困縣的幼兒園,”一位記者對寧夏教育工委副書記李秋玲說道。李秋玲包養笑著回答:“再窮不能窮教育,國家給地方的政策是一樣的,只不過有的地方落實到位了,包養網有的地方沒有落實到位……”據介紹,寧夏一直以來都把教育作為民生之首、發展之要,抓投入、促改革包養、提質量、保公平,大力實施科教興寧包養和人才強區戰略,教育財政支出占GDP比重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出臺學前教育、普通高包養中、中職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實現了各類教育生均撥款制度全覆蓋。統籌推進各級包養各類教育,全區教育事業總體實現了與全國同步發展,教包養網育發展指數居全國第10位,走在了中西部地區包養前列。2015年有關主流媒體對全國各省區教育滿意度調查中,寧夏位居全國第5、西部第1,這樣的成績對于寧夏這樣經濟不算發達包養網的地方來說,實屬不易。

記者此次走訪的張程鄉中心幼兒園就是寧夏學前教育實行生均包養公用包養經費撥款制度的其中一所,這里地處寧夏隆德縣境內。成立于2015年,地處張程鄉張程村。目前,在園幼兒91名,其中回族幼兒91人,分設大、中2個教學班,有教職工6人,其中專任教師4人。幼兒園為包養張程村、趙北包養網孝等3個行政村提供優質幼教服務。據隆德縣工作人員介紹,隆德縣位于六盤包養網山西麓、寧包養南邊陲。當地主要農作物就是土豆,但是由于生產過剩,當地大量土豆銷不出去,也賣不上價,所以想通過種地脫貧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比下來只有“教育脫貧”這一個方法。目前,隆德縣已經用5年時間,實現7O個脫貧銷號村,共10404戶,貧困人口40643人。2017年涉及學生6105名。脫貧任務正在穩步推進。包養網

中國網教育頻道記者寧夏行手記

對寧夏教育人三包養網點印象包養網:堅守、魄力、赤包養網子之心

無論是寧夏職包養業技術學院、六盤山中學還是甘家溝小學或包養網者張程鄉的中心幼兒園這些都是寧夏教育扶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寧夏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寧夏深居西北內陸高原,具有雨雪稀少、氣候干燥、風大沙多等特點。相對于平原地帶的扶貧任務,寧夏山區眾多,自然條件匱乏,扶貧包養工作會更加辛苦。所以這里的教育人能夠一直堅守在這篇土地上不離不棄,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在營養餐工作上,寧夏在包養網當時全國還沒有可以學習的案例的情況下敢為人先、敢于作為的干事魄力,也讓記者深為敬佩。不僅如包養網此,在與這里的工作人員交流過程當中記者發現,這里無論是“8包養0后”的年輕人還是“50后”接近退休的老同志在教育工作上都有著很高的熱包養網情,對教育工作有很多美好的憧憬,我想我們國家的教育政策包養網能在這里自上而下落地的這么好,這種“赤子之心”難能可貴。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包養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包養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包養網之心。”我想,寧夏黨委、政府在這一點上做到了。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